盐是怎么形成的,从哪里来的


食盐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食盐: 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 , 学名为氯化钠(化学式NaCl) , 白色结晶体 , 吸湿性强 , 应存放与干燥处 。 食盐也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不可缺的物质 , 每人每天3~5克 。 食盐在自然界里分布很广 。 海水里含有丰富的食盐 。 盐湖盐井和盐矿中也蕴藏着食盐 。 我国有极为丰富的食盐资源 。

食盐的制法:工业上用海水晒盐或用井水、盐湖水煮盐 , 使食盐晶体析出 。 这样制得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 , 叫做粗盐 。 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 , 可制得精盐 。

食盐物理性质: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是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 , 由于杂质的存在使一般情况下的氯化钠为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晶体粉末 , 比重为2.165(25/4℃) , 熔点801℃ , 沸点1442℃ , 味咸 , PH值呈中性 , 易溶于水和甘油 , 难溶于乙醇 。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 , 每个晶胞含有4个钠离子和4个氯离子 。

食盐的作用很广:杀菌消毒 , 护齿 , 美容 , 清洁皮肤 , 去污 , 医疗 , 重要的化工原料……

食盐的妙用:经盐水浸泡过的牙刷经久耐用;

室内放置两盆冷盐水 , 涂抹家具上的油漆味会消除;

菜刀在盐水里浸泡20分钟磨出来的刀 , 刀刃锋利;

用盐和苏打水可清洁冰箱;

新鲜鱼放在盐水中洗一洗 , 能去除泥腥味;

把有裂缝鸡蛋放在盐水中煮 , 蛋白就不会外流;

食盐一匙 , 白醋半匙 , 开水半杯 , 溶好后用棉花蘸之洗面 , 每日一次可治治粉刺

被蜂、蝎、蜈蚣 , 蚊子、跳蚤等叮咬后 , 立即用浓盐水洗患处 , 可消肿去毒 。
食盐是怎样形成的? 盐是自然形成的 , 汗 。
盐分成无机酸盐、有机酸盐 。
无机酸盐中的食盐又分成海盐、湖盐、井盐 。
盐是怎么产生的 , 地表上为啥有那么多的盐? 食用盐分为井盐、海水盐、天然盐等等过去在中国一般分为海水盐和井盐居多 , 海水盐一般是将海水倒进一个在沙滩上围起来的框框里经过太阳的照射慢慢干后就形成白色的晶体就是盐了 , 而井盐是将井中的食盐晶体取出就可以食用了 , 而天然的盐中国有青海的盐水湖 。 现在的食用盐基本也是按照以前的方法制作而已不过就是更加卫生和科学了而已 , 再就是添加了某些矿物质 。 更加健康安全 。
地球上的盐是怎么形成的 海水中的各类化学元素中 , 盐所占的比重最大 。 根据估算 , 世界海洋中盐的总含量足有5万兆吨 。 不妨做这样一个设想:如果将海水中的盐分全部提炼出来铺在世界陆地上 , 将会有大约150米厚 , 也就是足足40层楼的高度;如果将这些总体积23000 立方公里的盐丢人北冰洋 , 填平整个洋面还绰绰有余 。

海水中的盐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 却让众多科学家长期争论不休 。 它几乎同令人望而生畏的“地球海水起源”问题一样 , 始终是个难题 。 直到今天 , 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 , 但意见也从来没有一致过 。 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 , 海水中的盐绝对不会是来源于某个单一方面 。 不过他们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 。 一些人认为 , 海盐主要是海洋中的“原生物” 。 在地球刚形成时 , 有过大降雨和火山爆发 。 火山喷发出来的大量水蒸气和岩浆里的盐分随着流水汇集成最初的海洋 , 海水天然地就有了咸味 。 不过 , 那时的海水并没有现在这样咸 。 后来 , 随着海底岩石可溶性盐类不断溶解 , 加上海底不断有火山喷发出盐分 , 海水逐渐变得越来越咸 。 另外一些人坚持 , 海盐主要是陆地上河流流向大海的途中 , 不断冲刷泥土和岩石 , 把溶解的盐分带到了大海之中 。 据估计 , 全世界每年从河流带入海洋的盐分 , 十分可观 。 仅美国每年随河川入海的就有12.25 亿吨被完全溶解的泥土沙石和5.13亿吨未完全溶解的悬浮颗粒 。 而据世界环保组织提供的数据 , 澳大利亚平均每年每平方公里有6吨的土壤流失 , 欧洲则高达每年每平方公里120吨 。 通观全球 , 地表径流每年给大海送去了约400万吨的盐分 。 自开天辟地第一场降雨以来 , 地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已经经历了数亿年的水流冲刷 , 大量的矿物质随之入海 , 海水必然变得越来越咸 。

推荐阅读